- 救护队接到通知后,应以最快速度赶到事故地点,以最短线路进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。采煤工作面发生窒息事故时,应两个小队分别从进、回风巷道进入灾区。灾区进口应设岗哨,禁止未佩带氧气呼吸器的人员进入。
- 救护队进入灾区时,应保持原有的通风状况,不得停风或反风,回风通道堵塞引起风流逆转时,应尽快疏通回风通道,恢复正常通风。
- 进入灾区前,必须远距离切断通往灾区的所有电器设备电源。
- 处理瓦斯窒息事故过程中,必须指定专人检查巷道环境中的氧气含量、瓦斯浓度、一氧化碳浓度和风流、风量的变化。发现异常,立即向指挥员报告。
- 发现遇险人员立即抢救,能行动的佩带自救器由救护队员护送出灾区;不能行动的则运出灾区;不能自主呼吸的,应迅速运至新鲜风流处用苏生器苏生。如遇险人员过多,一时无法运出时,则就近以风障隔成临时避难所,拆开压风管路或风筒供风,在灾区苏生,再分批转移到安全地点。
- 携带装备
类别 | 名 称 | 要求及说明 | 单位 | 数量 |
通信 器材 | 灾区电话 |
| 套 | 1 |
引路线 |
| m | 1000 | |
个人 防护 | 氧气呼吸器 | 2 h、4 h各1台 | 台 | 2 |
自动苏生器 |
| 台 | 1 | |
紧急呼救器 | 声音≥80 dB | 个 | 3 | |
检 测 仪 器 | 呼吸器校验仪 |
| 台 | 2 |
光学瓦斯检定器 | 10%、100%各1台 | 台 | 2 | |
一氧化碳检定器 | 检定管不少于30支 | 台 | 1 | |
数字氧气检定器 | 带报警功能 | 台 | 1 | |
多功能气体检测仪 | 检测CH4、CO、 O2等 | 台 | 1 | |
矿用电子风表 |
| 套 | 1 | |
红外线测温仪 |
| 支 | 1 | |
装 备 工 具 | 灾区指路器 | 冷光管或灾区强光灯 | 个 | 10 |
担架 |
| 副 | 1 | |
氧气瓶 | 2 h、4 h备用 | 个 | 4 | |
采气样工具 | 包括球胆4个 | 套 | 2 | |
保温毯 | 棉 | 条 | 1 | |
液压起重器 | 或起重气垫 | 套 | 1 | |
刀锯 |
| 把 | 2 | |
铜顶斧 |
| 把 | 2 | |
两用锹 |
| 把 | 1 | |
装 备 工 具 | 小镐 |
| 把 | 1 |
矿工斧 |
| 把 | 2 | |
起钉器 |
| 把 | 2 | |
瓦工工具 |
| 套 | 1 | |
电工工具 |
| 套 | 1 | |
皮尺 | 10 m | 个 | 1 | |
卷尺 | 2 m | 个 | 1 | |
钉子包 | 内装钉子各1 kg | 个 | 2 | |
信号喇叭 | 一套至少2个 | 套 | 1 | |
绝缘手套 |
| 副 | 2 | |
救生索 | 长30 m,强度3000 kg | 条 | 1 | |
探险棍 |
| 个 | 1 | |
充气夹板 |
| 副 | 1 | |
急救箱 |
| 个 | 1 | |
记录本 |
| 本 | 2 | |
圆珠笔 |
| 支 | 2 | |
备件袋 |
| 个 | 1 | |
其他 | 个人基本配备装备 | 不包括企业消防服装 | 套/人 | 1 |
1:急救箱内装止血带、夹板、酒精、碘酒、绷带、胶布、药棉、消炎药、手术刀、镊子、剪刀,以及止痛药、中暑药和止泻药等。 2:备件袋内装保明片、防雾液、各种垫圈每件10个,以及其他氧气呼吸器易损件等。 |
